
顶级商界领袖冯仑代表作,震撼推出《理想丰满》豪华大气精装版!
究竟怎样的房地产,才是对的生意?究竟怎样的社会,才会给力民营企业?究竟怎样的人生,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?当今中国,迷惑颇多——中国人价值观严重丢失,该如何重塑?收入差距日趋严峻,怎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?公司遭遇政策挑战,发展限于瓶颈,该如何突破?社会财富将会如何传承?同根同种,台湾人幸福指数为何比大陆高?当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,怎样怎样规划才能让自己更幸福?
《理想丰满》中,冯仑集数十年思想沉淀,畅议当下热点;挟二十载拼搏经历,纵论未来大势。以其独有的睿智思辨、幽默段子,深入浅出,亦庄亦谐,对价值公平、财富传承、人生追求、企业治理等话题进行有力批判和建设,更全面分享了自己经商为人的经验智慧,充分彰显一位企业家的责任、情怀与远见,讲述令人内心安宁,人生幸福的鲜活故事。
第一章 理想
愿景和价值观加起来叫理想
理想让你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
做好人就是买单,做坏人就是抢劫
墙上的美人与炕上的媳妇
理想不能改变,过程可以妥协
第二章 公平
起点公平就是机会均等
结果公平等于普遍的平均加极端的特权
官二代,富二代
社会公平比经济公平更重要
程序正义比实质正义更重要
独立言论可让社会容忍度增大
制度做好,结果一定是道德上公平
冯仑做人通透,见解独到,经商也很大气、纯净。
★王石
在我们这个时代,《野蛮生长》并不难,难的是《野蛮生长》之后还活着,而且《理想丰满》。我想,这正是“冯仑”这个符号的意义。
★马云
2011年9月冯仑来参加“网商大会”,从大饼油条扯到小凤仙,他的理想真的很丰满,我记着这个:把理想当中药吃,效果看坚持!
★李开复
冯仑幽默、敢担当,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非常独到、非常智慧。这些都在《理想丰满》里体现得很充分。
★易中天
我没想到冯仑会来谈理想,还很“丰满”,我喜欢冯仑,只因为他好玩,在我看来,有没有理想无所谓,好不好玩却至关重要。
官二代,富二代
我们常听到一个词“基尼系数”,它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专业术语,主要是用来衡量一个社会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数。基尼系数到了0.5证明收入差距比较大,到1完全不能被接受。媒体上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到了很高,西方认为到了这么高国家一定会崩溃。事实上关于基尼系数,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指定过哪个机构专门去做入户调查,是有些经济学家为了研究问题,组织一些人做些简单调查,不是准确的抽样,只是大家社会心理上的感觉,成为经济学家的演绎。
现在中国收入差距比过去几十年,特别是1976年以前大很多。我研究生刚毕业工作时,我母亲跟我打赌,她说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赶上我。因为她觉得自己工资挺高,有好几百块钱,我硕士毕业时拿七十多块钱,可如今我已经远远超过了她。因为按照她在毛泽东时代的概念,一辈子工资涨不了多少,那时候结果公平,大家都一样,所以她觉得不可能。如今不同,在全球100个富人里边,李彦宏曾经排在95位。中国有一亿以上投资能力的个人已经有2万人,这是私人银行调查的财富报告数据。有上千万投资能力者有几十万人,整个民间资产有60万亿,私人手里的钱非常多。不到20%的人拥有银行存款的80%,收入差距显然很大。但其中工资性收入带来的差距占的比例不是太大,最重要的是资本性的收入,比如股票投资,另外现在创业板上市后老板的股份可以变现,还有一种财产性收入,像房产投资等。
这从消费上也能看出来,中国在经济发展当中,人们生活有所好转,但普遍还有很多压力,如看病、住房,但另一方面,奢侈品商店在中国越开越多,北京国贸商圈LV都开了两家,爱马仕一个包几十万,还拥趸无数。我有一个朋友,2010年很开心,他帮外国一家公司卖飞机,那老板跟他讲,你在中国能卖出10架,咱们就算非常成功,因为每架飞机售价都在1000万美金以上,贵的要四五千万美金,很难卖。我前段时间在迪拜碰到了那个朋友,他说2010年他卖出去21架飞机,令老板大跌眼镜,笑得合不拢嘴。可见,中国有钱人非常多,飞机、游艇、豪宅最近几年很火爆。
我们讲的收入差距大,一种是显性的看得见的,但还有一种是隐性的。为什么有的人要仇官呢?因为官和富有一定的关系,比如每弄出一个贪官,都有八套十套房子,家里都有几百万元,贪上千万元都不稀罕,许宗衡三千多万元,现在上亿元的也都出来了。而且官越小,贪的钱越多。权力带来利益上的分配不公平,在中国目前这种社会现象很多,所以大家对官二代有意见,不是因为他是官二代挡住了我们升官的路,而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那么多钱,还这么嚣张。有个省级官员和他太太贪污,他被判了无期徒刑,他太太被枪毙,但他把很多钱都转给了儿子,把儿子弄到国外,他儿子后来追一个女孩,钱被人家全部卷走,他又变成了穷人。这些人大部分隐性的收入,不在公开场合用,转移到境外或地下,不久前被枪毙掉的湖南某市纪委书记曾经讲:“钱是一把刀,杀了我,我拿那么多钱也不敢用,都藏在家里。”在人们心中都知道这种收入差距,但又不能度量。前一种显性的收入差距,大家能够看得到,比如听说赵本山买飞机,总体上还能容忍,因为人家是卖艺的不容易,大家对这种收入差距容忍程度比当官的要大。后一种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是对致富路径和过程,以及道德和法律合规性的讨论。
另一个关于公平的角度,涉及的是横向公平问题和纵向公平问题。横向公平问题就是不同职业、不同产权形式、不同阶层、不同性别之间的公平,这是横向来比。就像我们跟国企比,凭什么我们民营企业职工收入低,国企垄断收入还高?很多国企被查出用公家的钱买福利,比如团购房子分给员工,民营企业没办法这么做。另外有很多隐性问题,如国企的人就业比较稳定,竞争性不强,一份工作可以干一辈子,收入比较多,民企则不够稳定。现在官二代有机会当官,富二代经商机会也比别人多,这样在起点上又不公平了。
从纵向来看,越往下传越不公平。过去科举是解决当官纵向不公平的问题,今天公务员考试也是。有个小地区招进的公务员都二十多岁,一查他们家都是当地当官的,舆论哗然。现在采取公务员考试的办法,一个职位几万人考,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去考,通过不断筛选、竞争、提拔,使整体公务员的素质得以提升。通过民意基础加上竞争机制、外部监督,减少政府体制内纵向不公平,逐步可以做到在用人机制上透明诚信。
富二代、富三代问题怎么解决?西方解决的方法是收遗产税。美国收50%的遗产税,中国未来至少也得收一半。你得交现金,不能交资产、交股票、交房子。这样房子你得打折卖,还得缴税,所以有钱人交遗产税是为社会做贡献,一大半都会交给社会。政府收了遗产税以后办学校、改善医疗条件、治理环保等,最后普遍造福老百姓。比如李彦宏挣90多亿美金,至少一大半要交给社会,所以我们得感谢他,让他赶紧挣钱,挣了其中一半是给咱的。但现在中国没有这个税收,那么我们的孩子跟富二代之间就不公平。那些富二代全躺在那儿吃喝,但什么机会他都给你拦住,你有发明创造刚想折腾,他给你买了,他会把各个最有利的位置都占据住,把大家发展的路都挡住。而遗产税能够让所有的人自由创造财富,令竞争的起点更公平,也有利于社会形成创业奋斗的正面风气。
美国富豪为什么喜欢捐钱呢?在很大程度上跟遗产税有关。巴菲特到70岁左右开始琢磨这个事,最后说全捐了。因为这些股票是以股权形式存在的,他要是不捐,他死以后要交遗产税,那就得卖这些股票,这样股价就会跌,公司其他股东就不干了。但他捐给公益基金,他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聘请专业人士来管,政府不能剥夺,永远是社会的,虽然他没有所有权,但他有支配权,可以通过信托和法律来保障。遗产税增加了社会公益的资产,促进财富在人群中横向再分配。
在中国为什么有时捐款没动力呢?因为你捐一块钱,等于捐了一块五毛钱,你捐的钱是税后的。我们做了一块五毛钱的好事,却几乎得不到肯定,那还不如不做了,省得还惹事,让人家知道自己有钱。遗产税鼓励了公益捐款,调节了结果公平。遗产税还能增加财政收入,现在根据统计中国有60万亿私人财产,假定今后20年之内,这些人陆陆续续过世,这些资产增长到100万亿、150万亿,可能遗产税就有50~75万亿。政府掌握时机推动遗产税法案很重要,但太早不行,太早大家就不挣钱了;太晚也不行,太晚已经交给了第二代。有一个报告里说,现在大概有20%左右的富人已经把权力交给了第二代,如果他已经交完了你才出遗产税,那就收不着了。遗产税过重会导致财富创造的动力减弱,也会导致资本外移,钱跑了。台湾的遗产税曾经是50%,很多台湾人就把钱转来转去,把公司迁出去或在遗产税低的地方躲过去。马英九上台后把遗产税降到10%,海外的钱又回到了台湾。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是没有遗产税的,所以很多人就移民过去了。
还有一种解决收入纵向公平的方法,用政治运动。我们过去五千年用的是农民起义,最近一百年用的是革命方法。当一代人刚刚挣到点钱就有人闹革命了,抄家、斗地主、没收,这样只能富一代,甚至半代。我有个朋友,他的父母曾经是富二代,1949年以前是地主,斗地主时把他们家的东西都没收了,他们家就变成了贫一代;改革开放这几年做生意,他赚钱了,又变成富一代,他的小孩成为了富二代。那位朋友跟他小孩说,你别高兴太早,如果世道一动荡,富二代过两天可能还是贫一代。
社会不断通过政治运动、革命方式来解决纵向不公平问题,这是不好的办法,因为每一代人的心里都结下了疙瘩,不能和解。你把人家东西抢走,总是不快乐的事情。抢的人是当下快乐,但因为你是抢的,不善于管理,这东西很快就没了。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法制、税收、公务员考试,通过一些理性的能够持续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来改进,而不应该用一些暴力的激进的革命方法,试图一夜间解决纵向不公平问题。
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怡和洋行的主席出生在上海,他说1949年军代表找他们签字,把他们家在大陆的东西没收了,分给广大人民,他觉得不公平。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招商,把他们家原来在外滩的一栋楼卖给他,很贵。他觉得以前这是我们家的,你拿走了最后又卖给我,这不公平。所以公平这件事很难做到大家都满意,一部分人认为的公平,对另一部分人就不公平。追求公平的过程往往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。这种历史的循环和悖论我们经常会看到,令人悲哀和无奈。